无线网络覆盖农民种地也能不用下地
坐在家里,50岁的大兴区庞各庄镇南李渠村农民宋绍堂打开了电脑,登录系统,页面中一大堆数据蹦了出来,“棚里现在温度31摄氏度,湿度65%,光照适中。”画面再一变,是温室实时影像,屏幕中一颗颗西红柿,已有鸡蛋大小,“长势不错。”合上笔记本,宋绍堂悠闲地端起茶杯,“没想到吧,如今咱农民种地不用下地。”
出京开高速,沿着庞安路向东,宋绍棠就住在路边的南李渠村。昨天,记者来到了他的家,听这位老庄稼把式讲“农业经”。“搁过去,种地凭的是经验。”他说,“地里啥时该浇水,该浇多少水,都看个人的经验。温度咋控制?自己进棚,看看是冷是热,也没个标准。”靠天吃饭,碰上坏年景儿,一年收入没多少。
如今呢?“庄稼一枝花,全靠科技来当家。”他拉着记者,走进了他家的6号大棚。
虽已初冬,6号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油油的秧,青红相间的西红柿,个个透着水灵。
他拿着一个黄颜色、巴掌大的长方盒子对记者说:“科技设备是咱农民种地的‘主心骨’。过去凭经验,如今凭精准科技。”
他手里拿的叫“温室娃娃”,能对棚内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重要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入电脑后,对温室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哪个指标高了低了,它就会报警。”宋绍堂说,“这是6年前安的第一个科技法宝。”
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中各种数据一应俱全,“今天室外温度11摄氏度,棚内温度31.2摄氏度,”他念着,“温度稍高,通风降温。”按下按钮,通风口打开,10来分钟,温度就降到了30摄氏度的标准值,“凭科学数据来种地。”
“再看这个,今年新装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他又从地里拔出了一个黄色仪器,“监测土壤水分,控制灌溉时间和浇水量。”他手一指墙上挂着的方盒子,“那是信号发射器,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到电脑,随时随地都能看。”
数据显示,目前土壤湿度为65%,“合适,得等会儿再浇水。”
看记者惊诧,他笑了:“还有呢。”走到大棚中间,指着上面的摄像头说:“远程监控,就是去外地旅游,我都能知道棚里情况。”用电脑软件控制摄像头,画面还能拉远拉近,即使只看角落里的一颗果实,也特清楚,“咱农民的科技装备,还多着咧。”
数据传输用无线网络,供电用太阳能,太方便了。
“如今种地,坐在屋里就行了。”他指着电脑,屏幕中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蒸发量……各种数据特齐全,“还和农科院联了网,作物有问题,专家直接就能看见,随时给指导。”省心,效果更好。“节水90%,肥料利用率提高10%,节省人力物力,产量能增二三成。”
科技设备好,安装还有政府给补贴,“农民自己就花一点钱,今年咱合作社10来户都安了,产量都提高几成。”
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吃饭,宋绍堂说农民省心了,省力了,收成更多了,“明年,我打算把自家网站完善一下,让消费者也能看见咱棚里的实时画面。咱种植科学,您买着放心。”
科技创新,帮农民种地不下地,收获的,是农业欣欣向荣的未来。
新闻背景
科技塑造都市型现代农业“金字招牌”
北京土地资源有限。多年来,本市致力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221行动计划”,把科技支撑摆在了突出位置。2010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被列入市政府拟办重要实事之一。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资源聚集,完善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北京,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不断辐射全国,通过科技合作、建立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使科研成果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科技,正为北京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金字招牌”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